观音岩

绀阁披云竹树参,天花传说见优昙。
妙音一去诸天远,痴绝行人拜石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神秘的观音岩景象,通过简单生动的语言传递出禅意与人间烟火气的交融。

前两句"绀阁披云竹树参,天花传说见优昙"像用手机拍下的风景照:深红色的庙宇半隐在云雾中,周围竹林树木高低错落。这里用"天花"(佛教中象征祥瑞的花)和"优昙婆罗花"(传说三千年一开的灵花)的典故,暗示此处是充满佛家灵气的圣地。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景物写到人的活动:"妙音一去诸天远"说菩萨的美妙声音渐渐远去,暗指佛法高深难以企及;而"痴绝行人拜石龛"则生动刻画了普通百姓虔诚礼拜石雕佛龛的场景。用"痴绝"形容香客的诚心,既带着怜爱又含着感慨,就像现在我们看到老人家在庙里认真上香时的复杂心情。

全诗妙在把"高大上"的佛教意境和"接地气"的民间信仰自然融合。云雾中的庙宇是超凡脱俗的,但磕头的老百姓又是那么真实可爱。诗人似乎在说:佛的境界虽然遥远,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永远值得尊重。这种对平凡信仰的温柔注视,让这首小诗特别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