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骚引 其八 侍月愁

夫何月色之灿烂兮,凌树影而入罗帏。独倚床而延伫兮,侍女怠而欲归。

仰圆灵其万户兮,窃皦皦之清辉。睹姮娥之纵体兮,扬轻袿之绣裳。

含然诺其欲吐兮,气藞兰而喷香。当长风之飘飘兮,袭罗衣而旁徨。

众鸟栖于茂林兮,翔千仞之凤与凰。悼鸿鹄之坠空兮,羌中道而失偶。

嘉斯鸟之贞洁兮,触我思之悠悠。衷懊咿而不止兮,寄愁怀于沙鸥。

坐兰闺之闲夜兮,聆回飙之飕飕。解垢氛之婴身兮,心翼翼而无尤。

叹三闾之见放兮,增壹郁而怀忧。惟察察之哲人兮,能淈泥而扬清波。

览江汜之淑媛兮,被德化而啸也歌。晞银汉之织女兮,供霓裳而弄金梭。

正衽衿而危坐兮,如衔枚而无语。神英英而内栖兮,思恍惚而登虑。

虚方寸之寂寞兮,安斗室而独处。藏彩翚之佳丽兮,性耿介而内专。

时青阳以告谢兮,肇朱明而心酸。伤十载之鹤化兮,抚幼子而吞熊丸。

酌金垒以弛念兮,善怀托于青编。

现代解析

这首《侍月愁》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月夜独处时的复杂心绪,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沉醉,也有孤独愁思的蔓延。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月夜美景与孤独的反差 开篇用绚烂的月光穿透树影、洒入罗帐的画面营造梦幻氛围。女子倚床望月,连侍女都困倦欲归,突显她的形单影只。她仰望月亮想象嫦娥翩翩起舞,闻到风中兰花香,这些细腻感受反而加深了寂寞——就像现代人拍下绝美夜景却无人分享的落寞。

二、借鸟喻情的巧妙心思 诗中用三种鸟表达不同心境:凤凰象征理想爱情,鸿鹄坠落暗示失偶之痛,沙鸥成为寄放愁思的对象。这种写法类似现代人用"孤雁""比翼鸟"作比喻,把抽象情感变得鲜活可感。特别是"触我思之悠悠"这句,就像突然被某个画面勾起回忆的体验。

三、历史典故的现代共鸣 结尾提到屈原(三闾大夫)被流放的典故,以及织女织布的画面,其实是借古抒怀。女子整理衣襟正坐、像含着禁言枚(古代行军防出声的器具)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她克制压抑的状态。最后"抚幼子吞熊丸"(古代励志故事)的细节,让愁绪中透出母性的坚韧,就像当代单亲妈妈深夜独处时的复杂心境。

全诗最动人的是用极致的美衬托极致的孤独。月光越灿烂,罗衣越轻飘,越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寂寥。这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意境,与现代人置身繁华却感到疏离的情感完全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