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宪使沧浪阁

城池浸空碧,鉴影复观心。
孺子去何在,此歌传至今。
一奁凉月白,万井市声沉。
坎止宁劳问,凭栏意独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沧浪阁上看到的景色和内心的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联“城池浸空碧,鉴影复观心”写景:整座城池倒映在碧绿的河水中,水面如镜子般清澈,让人不禁审视自己的内心。这里用“浸”字生动地写出水天一色的景象,而“鉴影观心”则巧妙地将外在景色与内心感悟联系起来。

颔联“孺子去何在,此歌传至今”用典:借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古歌谣,表达对古人的追思。意思是:当年唱这首歌的古人早已不在,但歌谣却流传至今。

颈联“一奁凉月白,万井市声沉”继续写景:月光如白练般洒落,城中万家灯火渐渐沉寂。“奁”是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匣,这里用来比喻月光皎洁如镜。

尾联“坎止宁劳问,凭栏意独深”抒情:人生就像流水遇到坎坷就会停止(坎止),何必多问呢?我独自倚栏,心中感慨万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淡然和对世事的深刻感悟。

全诗通过水、月、歌谣等意象,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哲理,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深沉内敛的情感。诗中“鉴影观心”“凭栏意深”等句,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将外在景物与内心修养相结合的审美追求。

刘植

刘植,字成道,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安上曾孙。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曹豳官大理寺簿时有唱和。有《渔屋集》,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四。今录诗二十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