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阁

阁虚云出没,云阁两无心。
旌旆千山立,笙竽万籁深。
相君聊暇日,篮舆得幽寻。
徙倚天东北,狼烟犹尔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与动荡并存的画面,核心通过"云"和"阁"的互动展开。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白云阁的闲适——阁楼空荡,云自由进出,两者都毫无机心,像两个淡泊的朋友。三四句突然拉开视野:千山如旌旗耸立,自然界的声响像盛大乐奏,显出宏大气象。

后四句转入人事。官员(相君)忙里偷闲,坐着竹轿寻幽探静,在东北角徘徊时,却看见远方战火(狼烟)仍在蔓延。这里形成强烈反差:前文云阁的悠然,与结尾烽烟的紧张碰撞,暗示再幽静的生活也难逃乱世侵扰。

全诗妙在"无心"二字贯穿——云阁的无心之闲,反衬人间烽火的有心之乱。语言看似清淡,却藏着对和平的渴望,就像我们今天在阳台喝茶时,突然看到新闻里的战事报道,那种惬意与忧虑的交织感。

史尧弼

眉州人,字唐英,世称莲峰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少以《古乐府》、《洪范》等论往见张浚,浚谓其大类苏轼。年十四举于乡,赴鹿鸣宴犹著粉红裤,人疑其文未工,太守命赋诗,尧弼援笔立就。未授官而卒。有《莲峰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