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

玉殿珠楼二世中,楚人一炬逐烟空。
却缘火是秦人火。只与焚书一样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通俗的语言讲了一个历史故事,暗含讽刺。

前两句说:秦朝建造的豪华宫殿(玉殿珠楼)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项羽带兵放火烧了咸阳城,这些宫殿都化作了烟尘。这里用"楚人一炬"这个形象的说法,让人仿佛看到大火瞬间吞噬宫殿的场景。

后两句是诗人的独特见解:这把火其实是秦朝自己埋下的祸根。因为秦朝当年焚书坑儒(烧毁书籍、迫害读书人),现在自己的宫殿也被烧得通红,就像当年烧书的火焰一样。诗人用"一样红"这个巧妙的比喻,把相隔多年的两场火联系起来,暗示秦朝是自食恶果。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对比手法展现因果报应(焚书→焚宫)
2. 用"火"作为贯穿全诗的意象
3. 语言简洁但画面感强("逐烟空""一样红")
4. 借古讽今,提醒统治者暴政终将自焚

普通人读这首诗,既能了解历史典故,又能感受到诗人对暴政的批判,还能欣赏到诗歌中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构思。

刘棐

刘棐,字仲忱(《天台续集别编》卷二),宋城(今河南商丘)人。高宗建炎初为秘阁修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台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七、六○,《嘉定赤城志》卷九)。今录诗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