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谈十山公广东左辖
文昌星象动,移辖向百粤。
国事倚财用,天心生俊杰。
盛年好策勋,陈力在高列。
闾里苦疲瘵,军须复匮竭。
时变资兼济,权机难预设。
恢宏文武姿,出入霸王说。
高屋建瓴水,何当喻敏决。
千牛解崇朝,硎刃犹新发。
受才正尔殊,处地值方蹶。
琼海扬沸汤,桂岭长蛇穴。
五材谁去兵,峒箐常流血。
负弩烦诸侯,行路多持铁。
官邪乏纠摘,纲条日隤缺。
一岳势已尊,四维赖手挈。
岂徒酌泉心,不愧饮冰节。
妙略神弛张,坐制蛮夷谒。
丈夫异草木,身名恶澌灭。
功烈勇自致,金石穷冶伐。
馀事取富贵,斗印肘间绁。
请看岁荏苒,容易凋华发。
国事倚财用,天心生俊杰。
盛年好策勋,陈力在高列。
闾里苦疲瘵,军须复匮竭。
时变资兼济,权机难预设。
恢宏文武姿,出入霸王说。
高屋建瓴水,何当喻敏决。
千牛解崇朝,硎刃犹新发。
受才正尔殊,处地值方蹶。
琼海扬沸汤,桂岭长蛇穴。
五材谁去兵,峒箐常流血。
负弩烦诸侯,行路多持铁。
官邪乏纠摘,纲条日隤缺。
一岳势已尊,四维赖手挈。
岂徒酌泉心,不愧饮冰节。
妙略神弛张,坐制蛮夷谒。
丈夫异草木,身名恶澌灭。
功烈勇自致,金石穷冶伐。
馀事取富贵,斗印肘间绁。
请看岁荏苒,容易凋华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送别一位名叫谈十山的朋友去广东任职时写的。全诗用豪迈的笔调,既表达了对朋友才能的赞赏,也寄托了对朋友建功立业的期待。
开头用"文昌星动"的比喻,说朋友像文曲星下凡一样有才华,现在要去广东(百粤)任职。接着夸朋友正值壮年(盛年),有能力为国家财政(国事倚财用)和军事(军须)出谋划策。
中间部分描绘了广东当时的艰难局面:百姓生活困苦(闾里苦疲瘵),边疆战事不断(峒箐常流血),官场腐败(官邪乏纠摘)。诗人用"琼海扬沸汤"形容局势动荡,用"桂岭长蛇穴"比喻危险潜伏。
但诗人对朋友充满信心,说他像"高屋建瓴"(从高处倒水)一样能迅速决断,像新磨的刀一样锋利(硎刃犹新发)。用"一岳势已尊"比喻朋友德高望重,相信他能整顿纲纪(四维赖手挈)。
最后激励朋友要抓住机会建功立业,不要虚度光阴(请看岁荏苒,容易凋华发)。用"丈夫异草木"强调大丈夫要追求不朽功名,不能像草木一样默默无闻。即使最后获得富贵(斗印肘间绁),也只是顺便的事。
全诗充满了对朋友的期许和勉励,展现了明代士人建功立业的抱负,也反映了当时广东边疆的实际情况。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激昂的语调,把送别之情写得既深情又豪迈。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