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郑子勉陈玉笥登郡南楼饮玉笥斋 其二

郊晴宜晚眺,令节喜招寻。
人以登高老,秋从过雁深。
渺然烟外水,况值醉时心。
此际怀应远,狂歌到竹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诗人与朋友登高饮酒、赏景抒怀的闲适场景。

首联"郊晴宜晚眺,令节喜招寻"直接点明时间地点:天气晴朗的郊外适合登高远望,正值重阳佳节("令节"),大家相约出游。开篇就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中间两联通过具体意象展现秋意:诗人感叹"人以登高老",登高望远让人感受到岁月流逝;"秋从过雁深"用南飞的大雁暗示深秋已至;"渺然烟外水"描写远处朦胧的水景,与微醺的心境("醉时心")相映成趣。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秋日黄昏的立体画卷。

尾联"此际怀应远,狂歌到竹阴"是全诗高潮:在这美好的时刻,诗人的思绪飘向远方,最后大家酒酣耳热,在竹林下放声高歌。这种率性而为的快乐,展现了文人雅士洒脱不羁的一面。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登高、饮酒、赏秋等典型场景,将重阳节的习俗、朋友相聚的欢乐、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都融入其中,最后以纵情欢歌作结,读来令人感受到古人生活中那份自然真挚的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