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寄集贤林舍人

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诵歌。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醉哦。便捉蟾蜍共研墨,綵笺书尽剪江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拜访一位名叫林舍人的官员时所见所感,通过对官员政绩和自然美景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和谐景象。

首句“扬帆载月远相过”描绘了作者带着美好的心情乘船而来,就像月亮一样带着光明和希望。这预示着这次拜访将会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佳气葱葱听诵歌”中的“佳气”指的是美好的氛围,“诵歌”则是指官员经常带领大家学习和诵读经典,说明官员注重文化修养和教育。

“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这两句从两个方面描述了官员的政绩。前一句说路上没有丢失的物品,说明社会治安很好;后一句提到田地里有很多遗落的谷穗,说明这是丰收的好年头。这两句传达出社会秩序稳定、百姓生活富足的信息。

“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醉哦”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美景,秋天的凉爽和晴朗的天气,使得人在溪水和山脉的映衬下更加欢喜,兴致勃勃地吟诗作画。

最后一句“便捉蟾蜍共研墨,綵笺书尽剪江波”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想要捕捉大自然的美景,用诗和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这里“蟾蜍”可能是指月亮,“剪江波”比喻用诗歌描绘江水的波澜。

整首诗通过叙述这次拜访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秩序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