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日赏景的悠闲梦境,充满诗情画意。
第一首写芍药花开的场景。芍药花渐渐绽放,白天也变长了,诗人在小窗前悠闲地摆弄着旧时的乐器。他希望能请来诗坛大师,一起创作留住云彩、借用月光的诗篇。这里"留云借月"是种浪漫想象,想把美好瞬间永远留住。
第二首转到庭院景色。楼下荼蘼花盛开,香气浓郁得仿佛要把花架压弯,翠绿的帷帐环绕着池塘。春水温暖,鱼儿成群游动,有人倚靠在雕花栏杆上,一直欣赏到夕阳西下。通过"压架香"、"桃花浪"等生动比喻,把春日的生机盎然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用梦境般的笔触,将赏春的闲适愉悦娓娓道来。诗人通过芍药、荼蘼、桃花等意象,搭配笙簧、雕栏等雅致物件,营造出文人雅士春日赏景的典型场景。最后"到夕阳"的细节,更平添几分悠然自得的韵味。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