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二章(惠风,民被赐也)
习习惠风,施于千里。
吹淡民心,洽兹仁理。
动必响臻,应如草靡。
泠泠四驰,飘飘中起。
利物厚生,条纲振纪。
鼓音埙篪,发馨兰芷。(一章)
猎野班春,苏萌润坼。
腾茂英英,扬光赫赫。
福介群黎,欢飞广陌。
敢继周诗,式歌召伯。(二章)
吹淡民心,洽兹仁理。
动必响臻,应如草靡。
泠泠四驰,飘飘中起。
利物厚生,条纲振纪。
鼓音埙篪,发馨兰芷。(一章)
猎野班春,苏萌润坼。
腾茂英英,扬光赫赫。
福介群黎,欢飞广陌。
敢继周诗,式歌召伯。(二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风化雨、惠泽万民的和谐画卷。
第一章以"习习惠风"开篇,用轻柔的春风比喻仁政的教化力量。风吹遍千里,就像仁政惠及四方百姓,让民心变得平和。这里用"草靡"的意象很生动——草随风倒伏,就像百姓积极响应仁政。后几句说春风带来生机,就像仁政振兴法度、带来繁荣。"兰芷"的馨香,暗喻德政的美好名声远播。
第二章更富画面感。"猎野班春"描绘春天田野的生机勃勃,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腾茂英英"用草木茂盛的样子,比喻国家欣欣向荣。最精彩的是"福介群黎"——把幸福比作在田间小路上欢快奔跑的孩子,这个比喻既朴实又动人。结尾用"召伯"的典故(西周贤臣),表达要继承优良传统的美好愿望。
全诗最大特点是善用自然景物作比喻:把仁政比作春风,把百姓响应比作草随风动,把国家兴旺比作春回大地。这些比喻都很接地气,让人一看就懂。诗人没有空喊口号,而是用看得见的自然美景,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仁政带来的美好生活。这种"以景喻政"的手法,既避免了说教的枯燥,又让政治理想变得可感可触,非常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