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寄李襄国显国二子 其二

浣花溪上浣花村,小筑萧然独避喧。敢谓爱参能具状,却怜醉白喜过门。

因看彩笔词争长,想见名山道并尊。梅蕊满条春酒熟,几时乘兴到文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雅致,充满了对友人到访的期待和对诗文交流的向往。

首联"浣花溪上浣花村,小筑萧然独避喧"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浣花溪边的村庄,诗人独自住在简朴的房子里,享受着远离喧嚣的宁静生活。这里用"浣花"的重复,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

颔联"敢谓爱参能具状,却怜醉白喜过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诗人谦虚地说自己不敢说能像李白那样写出好诗,但很高兴看到像李白那样有才情的友人(李襄国、显国二子)来访。这里用"醉白"代指李白,暗示来访的友人也是才华横溢之人。

颈联"因看彩笔词争长,想见名山道并尊"写诗人与友人诗文唱和的场景。看到友人用华美的文笔写诗,诗人也忍不住要与之比试才情。他们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学造诣,就像名山一样令人敬仰。

尾联"梅蕊满条春酒熟,几时乘兴到文园"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梅花盛开,春酒已酿好,诗人热切地询问友人何时能乘兴来访,一起在文园中畅谈诗文。这里的"文园"既指实际的园子,也暗指文人雅集之地。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描绘隐居环境、友人交往和诗文唱和,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真挚友情。诗中用典自然,如"醉白"指李白,"文园"暗用司马相如的典故,但都融入诗中,不影响普通读者的理解。最后以问句作结,更显得情真意切,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