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佛寺中两株高大的山茶花,展现了它们在冬日里的独特魅力。
前两句写山茶花长得高大茂盛,枝叶层层叠叠几乎要碰到天空,在佛寺中格外显眼。这里用"占佛宫"暗示山茶花与佛教圣地的和谐共存。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突出山茶花的特色:说它金黄色的花蕊比不过深蓝色的寺庙装饰("绀碧"指寺庙的深蓝色),但火红的花朵却胜过丹顶鹤的红顶。又说它比名贵的峡州茶更特别,但开花时节却和梅花一样都在寒冷的冬季。这些对比既写出了山茶花的特点,又暗含佛家"不争"的意境。
最后两句最有深意:谁能看破红尘万象("诸天雨花"是佛教典故),只有修行者("道人")能在冰天雪地中静坐赏花。这里把山茶花不畏严寒的特性与修行者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赋予山茶花超脱世俗的品格。
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将山茶花的形色之美与佛寺的庄严氛围、修行者的精神境界自然融合,在写景中蕴含哲理,是典型的借物言志之作。
蒲瀛
蒲瀛字大受,号漫叟,四川阆中人。宋朝诗人。主要生活在宋徽宗、高宗年间。其父官至中奉大夫,详情暂不可考。蒲瀛是其长子,有弟二人,名大观、大渊。蒲瀛与郭印、莫将、何耕雅善,工诗、能词,宗法苏轼。著有《蒲氏漫斋录》(即《漫斋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