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间池亭小酌

一曲芳池万柄荷,游鯈潜跃水扬波。
竹孙楹槛风偏细,梅子江湖雨正多。
凡物寓时俱意得,谓予不饮柰愁何。
暂来徙倚又还去,猛拍栏杆浩浩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池亭小酌的闲适场景,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细腻的情感。

开篇"一曲芳池万柄荷"用夸张手法展现荷塘的盛大之美,满池荷花仿佛有千万株。"游鯈潜跃水扬波"写小鱼游动溅起水花,静中有动,让画面活了起来。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营造氛围:竹帘被微风吹拂的轻柔,与梅雨季节江湖水涨的滂沱形成鲜明对照。诗人说万物都在顺应时节,自己却因不能畅饮而愁绪难解,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惆怅很能引起共鸣。

结尾最精彩。"暂来徙倚又还去"写诗人短暂停留又要离开的徘徊,而"猛拍栏杆浩浩歌"这个动作描写尤为传神——拍打栏杆放声高歌,将文人雅士的豪放不羁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从细腻观察到纵情宣泄的情感变化,正是全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荷塘全景,再特写游鱼水波,接着是风吹竹帘的细节,最后定格在诗人拍栏高歌的潇洒身影。通过景物与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古代文人既追求闲适雅趣,又渴望纵情豪放的双重性格。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