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楼侍宴

东阙年年曲宴颁,御尊宣劝醉春寒。
衮衣密似魁三象,阁道高于蜀五盘。
一气已从调鼎顺,八方今比覆盂安。
君王礼貌超前古,辅弼须铭座右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宫廷盛宴的场景,展现了君王的威严与国家的繁荣安定。

前两句写宴会盛况:每年皇宫东门都会举行盛大宴会,君王亲自赐酒,即使春寒料峭也让人沉醉其中。"御尊宣劝"生动表现了君王与臣子共饮的亲近感。

中间四句用比喻手法突显皇家威仪:帝王龙袍上的花纹密如北斗七星,皇宫楼阁比蜀道还要高耸。这里用"魁三象"(北斗星)和"蜀五盘"(险峻的蜀道)作比,既夸张又形象。接着以烹饪调味比喻治国,说国家政令通畅如调味得宜,天下安定得像倒扣的盂盆般稳固。

最后两句直接赞美:君王的礼贤下士超越古人,辅佐大臣们应当把这些治国箴言铭记在心。这里"座右铭"的用法至今我们还在沿用,指需要时刻牢记的格言。

全诗通过盛宴场景,实际上是在歌颂太平盛世。诗人用"调鼎"(烹饪)比喻治国,用"覆盂"(倒扣的盆)形容国家安稳,这些接地气的比喻让抽象的治国理念变得具体可感。最妙的是把北斗星、蜀道这些日常可见的事物用来形容皇宫气象,既宏大又不失亲切感。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