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司理归天台 其一

长安少年郎,意倾裘马中。
水凫⑴偶相值,兰臭岂复同。
谁令千金璧,照此白发翁。
得之非人力,舍去真天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和一个老人相遇的故事,充满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描写两人:长安的富家少年沉迷华服骏马(裘马),而老人像水边野鸭(水凫)般普通。他们偶然相遇,但本质完全不同——就像兰花和臭草不可能相提并论。这里用"兰臭"的强烈反差,暗示两人身份地位的天壤之别。

后四句转入哲理思考:为什么珍贵的玉璧(千金璧)会照见白发老人?这种相遇不是人为安排的,如果错过就真的永远失去了。诗人用"得之非人力"强调缘分的奇妙,用"天穷"形容错过的遗憾,就像上天给的机遇一旦失去就再难寻觅。

全诗通过街头偶遇的小场景,揭示人生中那些珍贵的相遇往往出人意料。年轻人追逐浮华,而真正有价值的邂逅(比如与智慧长者相遇)却需要珍惜。语言看似平淡,但"水凫/兰臭""千金璧/白发翁"这些意象碰撞下,藏着对人生机遇的深刻领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