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皋亭山后看到的壮阔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悠然心境。
前两句写登山远眺的震撼感——站在孤零零的山亭上,视野直接连接着大海和天空,一眼望不到头。这种开阔的视觉体验,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宏大。
中间四句用动态的笔法勾勒出立体画卷:能听到钱塘潮水声一直传到澉浦(杭州湾地名),看到云雾在沙田上流动;视线追着白鸥飞到水天交界处,稀疏的树林衬着将落的太阳。这些画面既有声音又有光影,既有近景又有远景,就像用文字拍了一组山水纪录片。
最后两句写归途所见:返程的船只仿佛航行在连绵的山影间,而北边的城郭在暮色中升起袅袅炊烟。这个结尾把自然景观和人间烟火巧妙衔接,让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全诗妙在不用一个生僻字,却通过"连""荡""浮""疏"等动词把静止的风景写活了。就像用手机拍全景照片,从海天相接处慢慢扫到炊烟袅袅的村落,让读者跟着诗人的视线完成了一次沉浸式登山体验。最难得的是,在展现壮丽景色的同时,又透露出一种"看完风景慢慢回家"的闲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