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抚院金公寿诗(辛亥十月初七日)

山嵯峨,水洋洋,产生伟人气昂藏。
少年腹笥饱缥缃,司马家风比琳琅。
芰荷为衣芙蓉裳,二十早登玉尺堂。
尚书粉署舌含香,清通简要不寻常。
三铨颂美度汪洋,尽收骅骝与飞黄。
海上风烟飙起狂,楼船南下旌旆扬。
天子旰食念水乡,特简精忠招陆梁。
知公大才济川航,耑敕宣扬德意长。
襁褓东海尽遐荒,约束循覆如驱羊。
当宁奏对现祯祥,嘉公懋绩在风樯。
银台晋秩录封章,宪台正色效赞襄。
遂开大府莅恒阳,燕赵宣云惠泽飏。
衽席万民皆殷昌,水冲沙压田瘠荒。
抗疏论列为除将,时际亢旸作灾殃。
视民如伤痛中肠,请蠲请赈不遗忘。
桑麻千里无流亡,清操不染食玉浆。
劳谦君子志循墙,百城凛凛若怀霜。
十部从事札十行,十月小春雁南翔。
铃阁高处金琅珰,公方振衣千仞冈。
青鸟来传鼓银簧,瑶池綵衣双凤凰。
我公额生百宝光,不须龙宫写禁方。
直心已入选佛埸,为公高举九霞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歌颂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官员金公的一生功绩和品德。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金公从少年到老年的辉煌历程。

首先,诗歌开篇用"山嵯峨,水洋洋"的自然景象来烘托金公的伟岸形象,说他少年时就饱读诗书,继承了司马家族的好家风。二十岁就进入官场,在尚书省工作时就以文采出众著称。

接着描写了金公在官场上的成就:他选拔人才公正严明,像伯乐相马一样慧眼识人;在海上战事紧张时,他受命南下平叛,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地方任职时,他体恤民情,为百姓减免赋税,救济灾民,使百姓安居乐业。

诗中特别突出了金公的清廉品格:他"清操不染食玉浆",虽然身居高位却保持廉洁;他"劳谦君子志循墙",为人谦虚谨慎;他治理的地方"百城凛凛若怀霜",纪律严明。

最后以祝寿的场景作结:在十月小阳春时节,金公在高处整理衣冠,有吉祥的青鸟传来喜讯,诗人举杯为金公祝寿,祝愿他福寿绵长。

这首诗通过金公的为官经历,展现了一个理想官员的形象:既有治国才能,又有高尚品德;既能处理军国大事,又能体恤民间疾苦。诗中运用了大量比喻和典故,但都服务于塑造人物形象,使一个清正廉明、德才兼备的官员形象跃然纸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