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 其三 居庸关

连山东北趋,中断忽如凿。
万古争一门,天险不可薄。
圣人大无外,善闭非键钥。
车行已方轨,关吏徒击柝。
居民动成市,庐井互联络。
幽龛白云聚,石磴清泉落⑴。
地虽临要冲,俗乃近淳朴。
政须记桃源,不必铭剑阁。
仆夫跽谓我,无为久淹泊。
山川岂不好,但恐风雨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和淳朴民风,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开头四句用"连山""中断"等词勾勒出居庸关险要的地势,像被斧头劈开一样陡峭,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万古争一门"说明这里历史悠久,是重要关隘。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描写现在太平盛世的景象:关卡畅通无阻,守关的官吏悠闲地敲着木梆,百姓安居乐业,房屋水井连成一片。白云清泉的描写更增添了祥和氛围。这里用"政须记桃源"表达对这种淳朴生活的赞美,说这样的好地方应该被记住,而不需要像剑阁那样用铭文来彰显其重要性。

最后通过仆人的话点出主题:虽然山川壮美,但风雨将至,暗示不能久留。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暗含对时局的隐忧。全诗在赞美太平景象的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情。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