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难眠的场景,充满细腻的感官体验和内心独白。
前两句写秋夜的实景:老旧的铃铎(铎:大铃)在风中摇晃,发出像人低语般的声响,暗示夜晚的凉意。露水打湿了长满莎草的小径,蟋蟀(寒螀)的鸣叫声像在哽咽,强化了秋夜的寒凉氛围。这里用"语""咽"两个拟人化的动词,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后两句转为心理描写:漫漫长夜辗转反侧睡不着,诗人甚至想向传说中的睡仙陈抟(希夷先生)讨教入睡的秘方。这种天真的想法背后,藏着现代人也能共鸣的失眠烦恼——当常规方法无效时,人甚至会寄望于超自然力量。
全诗妙在将寻常的失眠写得充满诗意:秋风、夜露、虫鸣这些自然元素构成失眠的背景音,而"摇风语夜凉"的独特表达,把无形的秋风写得仿佛能对话。最后突发奇想的"觅睡方",在忧愁中透出几分幽默,让整首诗既有意境美又有人情味。
张元道
张元道,字道元,号烟霞子,一号益斋,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诗苑众芳》)。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