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铙歌鼓吹曲 其九

帝命将臣,誓师于征。
伯(自注:祃同。)牙于庭,曰无刘我人。
曲阿惟唐,以及豫章。
孽于南国,楚粤是疆。
我师孔武,聿禽其王。
始怒皋皋,将臣不怿。
曰如上命,即起予疾。
弓韬于衣,刃以不血。
收其石程,焚其侈淫。
视于丁宁,筈羽不饮(自注:平声。)。
取其镈磬(自注:平声。),以献于京。
于庙告成,垓埏既平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战争的场景,核心是展现军队出征、作战和凯旋的过程,同时体现了将领的威严和战争的残酷。

开头讲皇帝命令将领出征,将领在庭院中誓师,告诫士兵不要滥杀无辜。接着描述军队从曲阿(今江苏丹阳)出发,经过豫章(今江西南昌),一路向南讨伐叛乱。诗中用"孽于南国"暗示敌人盘踞在南方,"楚粤是疆"说明战场在楚国和粤地(今湖南、广东一带)的边界。

中间部分刻画军队的强大和将领的威严。将领起初对士兵的喧闹不满,但很快整顿军纪,士兵们收起弓箭和刀剑,不再嗜血杀戮。这里用"弓韬于衣,刃以不血"生动表现了军纪严明的场景。

最后描写胜利后的场景:收缴敌人的石制礼器,焚毁奢靡之物,检查箭矢是否完好。特别提到将缴获的青铜乐器(镈磬)带回京城,在宗庙举行告捷仪式,宣告天下已经平定。"垓埏既平"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战功之大,连最边远的地区都恢复了和平。

全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古代战争从出征到凯旋的全过程,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又有细节描写,体现了军威和纪律的重要性,最终以胜利告终,彰显了王朝的威严。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