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赴官舟中》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赴任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首联“蛰龙初动雨峥嵘,黄浊连宵与树平”,描绘了旅途中的天气变化。春天的雨水让大地苏醒,河水因雨水而变得浑浊,几乎与岸边的树木齐平。这两句既表现了自然的壮阔,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颔联“路入峡头天一握,梦回蓬背月三更”,写的是作者进入峡谷时的感受。峡谷狭窄,仿佛天空就在头顶,伸手可及;夜半梦醒,只见船篷上洒着月光,时间已是三更。这两句通过夸张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宁静。
颈联“江村无复鱼盐市,客饭初尝菌蕨羹”,描绘了旅途中的生活场景。经过的江村不再有繁华的鱼盐市场,只能简单品尝山野间的菌蕨羹。这里的描写不仅反映了旅途的荒凉,也表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接受和适应。
尾联“小泊桥南沽斗酒,一街灯火灌婴城”,写的是作者在途中短暂的停泊。他在桥南的小店买了一斗酒,看到街道上灯火通明,城镇繁华,仿佛灌婴城一般。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对旅途的放松,也暗示了他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生活细节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在赴任途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艰辛旅途的感慨,也有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