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桂藩石狮歌

天降金精百兽伏,电光熊熊闪双目。
白泽疑钟乌戈奇,拳毛葺葺势如缩。
回雁云中耸翼翔,受封启宇是何王。
不恨封藩属贫国,犹闻杰构埒灵光。
凿得荆山一片石,狻猊屹立神飞扬。
孱王龙种祚衰薄,安仁永明远依托。
宗盟列爵拥虚名,肇庆称尊日刓削。
锯牙钩爪空自雄,无端怒吼风雨作。
似惜奔梧坐屡迁,更怜入缅惭三恪。
嗟乎!
乾柱倾颓坤轴翻,督师漫欲羝触藩。
陵园石马早流汗,戚里铁狮今不存。
自古兴亡一转瞬,寒林衰草吊斜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明桂藩(明朝藩王)府前的石狮子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明朝衰亡的悲凉。

1. 石狮的威猛与象征
开篇用夸张手法描写石狮子的气势:像天降神兽镇服百兽,双目如闪电般威严。诗人用"白泽"(神话中的祥瑞神兽)、"乌戈"(传说中的猛兽)作比,突出石狮的非凡。但随后笔锋一转,写它"拳毛葺葺势如缩"(毛发蓬松却蜷缩着),暗示其徒有威猛外表却无力改变现实。

2. 历史回溯与讽刺
诗人追问石狮"受封启宇是何王",引出明朝藩王的往事。藩王虽受封爵位,但封地贫瘠("贫国"),只能靠修建豪华建筑("杰构埒灵光")彰显身份。石狮取材于荆山美玉,却只能见证王朝的衰落——"孱王龙种祚衰薄"(软弱的王族气数已尽),暗指南明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凄惨结局。

3. 石狮的无力怒吼
诗中石狮"锯牙钩爪空自雄"(尖牙利爪只是摆设),即使怒吼也唤不回风雨(比喻无力挽救时局)。它目睹了明朝宗室如"奔梧"(逃散的凤凰)般流离,最终像古代亡国的"三恪"(被优待的前朝后代)一样屈辱收场。

4. 历史兴亡的叹息
结尾升华主题:天地崩塌("乾柱倾颓坤轴翻"),南明将领如"羝触藩"(公羊顶撞篱笆)般徒劳抵抗。皇陵的石马早已"流汗"(喻国运耗尽),贵族府邸的铁狮也湮灭无踪。最后以"寒林衰草吊斜曛"收束,用夕阳下的荒凉景象,道出历史无情、盛衰无常的永恒悲叹。

核心魅力
诗人将石狮拟人化,让它成为明朝兴衰的沉默见证者。通过"威猛神兽→蜷缩摆设→无力怒吼→废墟残影"的层层递进,把抽象的历史教训转化为具象可感的画面。普通读者能从中感受到:再强大的象征(如石狮),在时代洪流前也不过是一声叹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