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丹阳

晚次丹阳道,舟停赤岸林。
云容垂岭薄,秋气入江深。
落叶随寒雨,栖乌噪暮阴。
风帆无定泊,行子若为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泊船丹阳的萧瑟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行旅之人的孤寂心绪。

前两句交代背景:天色已晚,诗人乘坐的船停靠在丹阳赤岸边的树林旁。这里用"晚次"点明时间,用"舟停"引出后续的静态观察。

中间四句用四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意:云朵低垂仿佛贴着山岭流动,江水中浸透着深秋的寒意,冰冷的雨滴裹着落叶飘零,归巢的乌鸦在暮色中聒噪。这些意象都带着秋冬特有的清冷感——"垂岭薄"写云的压抑,"入江深"写寒意的渗透,"随寒雨"写动态的凄凉,"噪暮阴"写声音的嘈杂,共同构成有声有色的秋江暮色图。

最后两句转向抒情:风中飘摇的船帆就像人生漂泊无依,道出了游子面对此情此景的怅惘。这里"无定泊"既是实写船的状态,也暗喻人生漂泊;"若为心"的疑问,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面对苍茫天地时的孤独无措。

全诗妙在通篇写景却句句含情,就像用秋雨、落叶、暮鸦这些自然元素调制出一杯苦涩的乡愁酒,让读者在品读画面时自然体会到那份羁旅愁思。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愁",但每个景物都在替他诉说寂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