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怀古
长江日浩浩,跂予望淮南。
禹画足广轮,王气分肴函。
朝市一以建,蟠踞诚匪惭。
中躔胡尘悲,六龙此停骖。
衣冠幸有地,喙息赖未歼。
岂惟时贤力,要是天险参。
颇闻京洛墟,不救狐兔馋。
厌难故有道,往悔宁非贫。
前登石头路,得共北客谭。
新秋带归鸿,落日随征帆。
吊古意未厌,鼓钟已酣酣。
禹画足广轮,王气分肴函。
朝市一以建,蟠踞诚匪惭。
中躔胡尘悲,六龙此停骖。
衣冠幸有地,喙息赖未歼。
岂惟时贤力,要是天险参。
颇闻京洛墟,不救狐兔馋。
厌难故有道,往悔宁非贫。
前登石头路,得共北客谭。
新秋带归鸿,落日随征帆。
吊古意未厌,鼓钟已酣酣。
现代解析
《石头怀古》是一首怀古抒情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家国命运的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日复一日浩浩荡荡地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诗人站在长江边,眺望着淮南地区,心中涌起对古代大禹治水的敬仰。大禹的功绩不仅仅是划分了九州,更是为后世奠定了广阔的基础。接着,诗人提到古代王朝的兴衰,认为王朝的气运与地理形势密切相关。虽然王朝更迭,但都城依然矗立,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诗中,诗人感叹中原地区曾多次遭受外敌入侵,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然而,尽管经历了这些苦难,华夏的文明和文化依然得以保存,没有完全被摧毁。诗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时代的贤能之士的努力,更是因为天险的庇护。天险的存在,使得敌人难以轻易攻入,保护了中原的安宁。
诗人还提到,虽然京都洛阳等地已经沦为废墟,但人们仍然在努力重建家园,抵御外敌的侵扰。诗人认为,面对困难,解决之道在于勇敢面对,而不是一味地后悔过去的错误。
在诗的结尾,诗人登上石头城,与北方的客人交谈,感叹秋天的到来,鸿雁南飞,夕阳下船只扬帆远行。这些都让诗人更加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时光的流逝。尽管诗人对古代的历史和命运充满了思考,但鼓钟的声音依然在耳边回荡,仿佛在提醒人们,历史虽已远去,但它的影响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怀古,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黄文雷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辟为酒官。舟归次严陵滩,溺死。有《看云小集》。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黄文雷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及《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