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观文赵忠惠坟
公归兜率,局面屡变。
青云交绝,珠履客散。
白傅草堂,裴公经院。
僧定未起,樵柯将烂。
老鹤倦飞,不慕霄汉。
驽马恋主,非贪豆栈。
风雨忧愁,常占春半。
昔倚山岳,今悲露电。
语犹在耳,事不如愿。
病忆故乡,一筇易办。
受恩莫报,迟回眷眷。
入西州门,泪流被面。
知音永已,弦断琴爨。
袖香告辞,用写缱绻。
青云交绝,珠履客散。
白傅草堂,裴公经院。
僧定未起,樵柯将烂。
老鹤倦飞,不慕霄汉。
驽马恋主,非贪豆栈。
风雨忧愁,常占春半。
昔倚山岳,今悲露电。
语犹在耳,事不如愿。
病忆故乡,一筇易办。
受恩莫报,迟回眷眷。
入西州门,泪流被面。
知音永已,弦断琴爨。
袖香告辞,用写缱绻。
现代解析
这首《辞观文赵忠惠坟》是一首悼念逝去友人的深情之作,用朴素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对世事变幻的感慨,以及自己晚年孤寂的心境。
全诗可分为四个情感层次:
1. 世事无常的叹息
开头用"公归兜率"(指友人去世)点明主题,随后用"青云交绝,珠履客散"等对比描写,展现友人去世后门庭冷落的现实。就像白居易的草堂、裴度的经院这些曾经热闹的地方,如今只剩僧侣打坐、樵夫砍柴的寂寥景象。
2. 自我心境的写照
"老鹤倦飞""驽马恋主"是诗人自比:像疲惫的老鹤不再向往高空,像劣马留恋主人不为粮草。这两个比喻生动道出老年人不慕荣华却重情义的心态,暗示自己对逝者的忠诚超越功利。
3. 睹物思人的哀伤
"昔倚山岳"到"语犹在耳"是情感高潮。诗人回忆友人曾经如山岳般可靠,如今却如露水闪电般消逝。最痛心的是,友人临终嘱咐犹在耳边,但自己却无力完成对方遗愿,这种愧疚加深了悲痛。
4. 无法报恩的遗憾
结尾用"入西州门"的典故(东晋谢安死后,友人羊昙不忍经过其故居西州门),写自己经过故人旧地泪流满面。最后"弦断琴爨"(毁琴断弦)的比喻,强调知音已逝,自己再无抚琴之心的绝望。
诗歌亮点:
- 用"僧定未起,樵柯将烂"这样凝固的画面表现时间流逝,比直接抒情更有感染力
- "老鹤""驽马"的自我比喻新颖贴切,既有动物特性又符合人物身份
- 全诗在"泪流被面"达到情感顶点后,用"袖香告辞"这样克制的动作收尾,留下绵长余韵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是它展现了老年人特有的情感:对死亡的真切认知、对承诺的郑重态度、对知交的深刻依恋。诗人没有用夸张的哭嚎,而是通过日常景物和动物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哀伤。
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