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病人颂

盲聋喑哑格调高,是何境界自担荷。
昔日曾向玄沙道,笑杀张三李四歌(见《祖堂集》卷十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三种病人颂》,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通过描述三种特殊的病人的状态,来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

首先,"盲聋喑哑"意指三种特殊的病人:盲人、聋人和哑巴。诗人用他们来比喻那些在生活中处于特殊境地的人,他们可能是身体有缺陷,也可能是精神上的障碍。尽管他们面对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但他们的生活态度却非常高尚,这正是诗中所说的“格调高”。

"境界自担荷"意味着他们是自己生活的主人,面对困境时能够独立承担责任,这种精神境界非常高尚。

"昔日曾向玄沙道",这里“玄沙”是一个禅宗的高僧,诗人说这些特殊的病人曾经向玄沙禅师学习过,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平静。这说明他们内心的淡然和超脱,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精神财富。

"笑杀张三李四歌",最后一句则用来讽刺那些庸庸碌碌、被日常生活琐事所困扰的人。诗人认为,对于那些仅仅满足于平凡生活的人来说,那些特殊的病人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是多么地可笑和令人向往。诗人用这种对比表达出对特殊病人精神境界的敬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特殊的病人形象,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应该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即使面对困难也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师鼐

五代吴越时禅僧。嗣雪峰义存。闽王曾请其于清风楼斋坐。后住越州诸暨越山,号鉴真禅师。《祖堂集》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九有传,并录其诗偈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