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悼念张之洞的,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的敬仰和对其离世的遗憾。
上联“当年以种植学暨土耳其图志见知,辞西席不居,抱惭胡极”回忆了张之洞的学识与贡献。张之洞曾在农业方面有所研究,并编写了关于土耳其的地理志,因此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他拒绝了朝廷的高位(西席指高官),选择不居高位,这让作者感到非常惭愧。这里的“抱惭胡极”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谦逊品格的敬佩。
下联“惟公之易名典与恪靖侯后先并美,正中原多故,赍憾而终”则是对张之洞的进一步赞美。张之洞的“易名典”指的是他去世后朝廷给予的谥号,与历史上的名臣恪靖侯(左宗棠)并列,显示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然而,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中原多故),张之洞未能亲眼看到国家的安定,带着遗憾离世。这里的“赍憾而终”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未能实现抱负的惋惜。
整首挽联通过对张之洞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情感真挚,语言简洁,既有对个人品格的赞美,也有对时代背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