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感。作者自比为一个幸运的普通百姓,在江边过着春耕秋收的生活,岁月悠然,老有所养。他拥有一片园地,与古人刘伶的墓地相邻,显示出他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诗中提到“种树十年才得果”,暗示了耕耘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间和努力的深刻理解。而“归田卅载岂无因”则表明他选择回归田园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最后,作者提到“柴桑风尚知难似”,柴桑是陶渊明的故乡,这里指代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作者虽然无法完全达到陶渊明那样的境界,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像是生活在远古羲皇时代的隐士,享受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表达了他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