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
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
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
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
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
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
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
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登首阳山谒夷齐庙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古人、历史和自然的深思。
首先,诗人来到首阳山,感叹古人已逝,只剩下古老的树木见证着过往的岁月。山间寂寞无人,唯有白云飘荡,给人一种空灵、孤寂的感觉。诗人通过“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历史的沧桑感。苍苔覆盖着大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采薇歌”则暗示了古人的隐逸生活。
接着,诗人提到“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表达了对古人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精神的敬仰。古人为了正义和理想,甘愿牺牲生命,这种精神让诗人感慨万分。
在进入遗庙后,诗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氛围。他站在夕阳下,面对山间的幽魂,回风吹拂着女萝,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诗人望向石崖,发现它向西敞开,引领他远眺黄河。这一景象不仅开阔了诗人的视野,也让他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深远。
最后,诗人驱车离开,望着层城之路,心中充满惆怅。他在这片山岩间停留,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自然的永恒,内心不禁涌起对人生、历史的无限感慨。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古人精神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古人高尚品质的敬仰,也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