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里婿

戚里婿,城贵妃。
社内侍,董丞相。
无私交,难共事。
台兵不待章奏批,丞相出城君不知。
丞相出,天下惑。
君不知,竟何国。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场宫廷权力斗争,暗讽了古代政治中的阴谋与混乱。

"戚里婿,城贵妃"开篇点出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皇亲国戚的女婿,一个是受宠的贵妃。这两个人代表着后宫势力,暗示他们正在干预朝政。

"社内侍,董丞相"接着引出朝廷里的实权派:宦官和丞相。这里特别提到"无私交,难共事",说明这些掌权者各怀鬼胎,互相猜忌,根本无法合作治国。

最精彩的是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权力失控的场面:"台兵不待章奏批"写军队不听指挥擅自行动;"丞相出城君不知"说丞相私自出京连皇帝都被蒙在鼓里。这两句活画出朝纲紊乱、政令不通的乱象。

最后四句是作者的感叹:丞相擅自行动让天下人困惑不解("天下惑"),而皇帝居然毫不知情("君不知"),这样的国家还成什么体统("竟何国")。整首诗就像一部微型历史剧,通过几个典型场景,揭露了古代权臣擅权、皇帝被架空的政治危机。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