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乐诗为东园伯丈赋十二韵
先生结发好丘园,老隐非同学圃樊。绿竹盛时长少事,紫萝深处寂无諠。
垦添荒址馀多地,灌引清渠出有源。水暖鱼虾随瓮汲,畦春蛙蚓逐锄翻。
晚菘漫采苗兼韭,乱莽閒薅卉杂萱。红甲绀牙浮土面,碧莎苍耳护墙根。
午窗棋罢云行影,夜院香消月过痕。松下斗茶联石鼎,花边劝酒倒银樽。
琴坛久任封苔净,砚沼常因洗药浑。植得芝兰沾花雨,树来梅柳发晴暾。
驱驰攘攘怜南北,栖止洋洋自旦昏。谁识先生真乐趣,浩歌落落信乾坤。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东园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首先,诗人通过“结发好丘园”表明这位先生从小就热爱田园生活,年老后选择隐居,不同于那些为了生计而辛苦耕种的农夫。他住在绿竹茂盛、紫萝环绕的幽静环境中,远离喧嚣,享受宁静。
接下来,诗人详细描述了这位隐士的日常生活。他开垦荒地,引来清泉灌溉,水暖时捞鱼虾,春天翻土种菜。他随意采摘晚菘、韭菜,清理杂草,种下各种花草。这些细节展现了他在田园中的自给自足和与自然的亲密互动。
诗中还描绘了隐士的休闲时光。午后下棋,棋局结束后云影飘过;夜晚花香消散,月光洒在庭院。他在松下与友人品茶,花间饮酒,生活充满了诗意和雅趣。琴坛上久未使用的琴被苔藓覆盖,洗药时砚池的水变得浑浊,这些都是他隐居生活的写照。
隐士在园中种植芝兰、梅柳,享受花雨和晴日的温暖。他虽然身处田园,但内心世界广阔,不受外界纷扰。他自得其乐,浩歌天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最后,诗人感慨:谁能真正理解这位先生的乐趣呢?他的快乐源于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源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隐士的田园生活,传递出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令人向往。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