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道中

牛岭近南荒,旬宣野兴长。
穿桥溪水溢,夹路稻花香。
山霭消岚翠,松风扇晚凉。
征科民业苦,时弊更堪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康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前四句写景:牛岭靠近南方荒僻之地,但作者在此巡察时却感受到乡野的盎然趣味。溪水漫过小桥,道路两旁稻花飘香,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穿桥""夹路"的描写让画面充满动感,仿佛能听到溪水声,闻到稻花香。

五六句转向山间暮色:山间雾气消散后露出青翠山色,松林间的晚风送来清凉。这两句用"消""扇"两个动词,将自然景物写得灵动鲜活,让读者感受到山间的静谧与舒适。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眼前景色宜人,但想到百姓被赋税压得苦不堪言,时政的弊端更让人痛心。这里突然从写景转入议论,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出作者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即使面对美景,仍不忘民间疾苦。

全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将田园诗意与现实忧思巧妙结合。前六句的清新自然与后两句的沉重感慨形成巨大张力,使诗歌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体现了古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