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雨自玉井归西峰宿范湘滨道人复庵作

越嶂探玉井,日照东林木。云气生壁上,须臾荡虚谷。

爽籁激幽响,大雨一何速。群帝忽徕下,乘蹻纷相逐。

桂旗连宝羽,飘飘低以属。天色变多端,一气自回复。

徒侣对面失,苔滑阻纡曲。纷吾身何托,暂憩云中屋。

稍觉心魂安,更旷登临目。欹斜千山松,偃卧一径竹。

莫漫嗟险艰,庶几惬幽独。入夜展道经,孤镫照人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雨中,诗人从玉井返回西峰途中的经历和感受。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写暴风雨来临的景象:诗人在阳光照耀的树林中出发,突然壁上生云,转眼间整个山谷都被云雾笼罩。风雨来得又快又猛,诗人用"群帝下凡"的神话意象形容暴雨倾盆而下的壮观场面,仿佛天神们驾着神兽相互追逐,连旗帜都被风雨吹得低垂飘摇。这里通过神话般的想象,把自然界的骤变写得既震撼又富有诗意。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写风雨中赶路的艰难:天色瞬息万变,同行的伙伴在风雨中走散,湿滑的青苔让山路更加难行。诗人暂时在云中的小屋避雨,心情渐渐平静后,反而能欣赏到风雨中的独特景致——千山松树在风中倾斜,小径上的竹子匍匐倒地。这里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转变。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写夜宿时的感悟:诗人劝慰自己不要一味抱怨路途艰险,这样的经历反而能享受难得的清幽。夜晚研读道经时,一盏孤灯陪伴入眠,在风雨过后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把一场狼狈的遭遇写得充满仙气与禅意。风雨不再是单纯的困难,而成了与天地对话的契机。诗中"莫漫嗟险艰,庶几惬幽独"两句特别能体现这种超脱——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或许正是让我们停下脚步、发现另一种美的契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