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璨老西轩

水沉一炷袅晴窗,默坐无心可得降。
浥露菖蒲能寸寸,语晴新燕自双双。
祇今得兔不钻纸,那用浮杯更度江。
前世远公只师是,好从元亮供千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在的禅意生活场景,通过日常细节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智慧。

开篇用"水沉一炷袅晴窗"描写焚香时青烟袅袅的画面,带出"默坐无心"的禅修状态——不需要刻意追求,自然就能达到心灵平静。就像露水滋润的菖蒲自然生长,晴空下的燕子自在双飞,都在诉说顺应自然的道理。

"得兔不钻纸"用典故说明:真正悟道后就不必拘泥经书文字,就像抓到兔子就不用盯着捉兔的标记看。"浮杯度江"的典故则说已经到达彼岸,就不必再执着渡江的工具。这两个比喻都在强调超越形式、直达本质的智慧。

最后以两位高僧的典故作结:像慧远大师那样修行,像陶渊明(元亮)那样以酒会友,在简单生活中体悟真谛。"千缸酒"的意象既写实又象征,暗示在平凡中见真章的生活哲学。

全诗用煮茶焚香、花草燕雀等生活小景,编织出一幅淡泊明志的画卷,告诉读者:真正的智慧不在远方,而在当下的闲适从容之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