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岐饯别

圣恩优许力求田,把酒临岐饯一杯。
台阁是非远已矣,乾坤俯仰愧何哉。
竟追范蠡归湖去,不管胡儿放马来。
强圉倘殷如孔棘,也应定策救时危(清雍正十二年《江氏宗谱》)。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官场受挫后选择归隐田园时的心情。全诗通过几个层次展现了复杂的情感:

1. 开篇"圣恩优许力求田"说明皇帝批准了他辞官务农的请求,表面看是感恩,实则暗含无奈——明明是自己的选择,却要说成是皇恩允许。

2. "台阁是非远已矣"这句最见功力,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朝廷那些勾心斗角的事都跟我没关系了",一个"远"字既指空间距离,更指心理上的疏离,说明他对官场已经彻底失望。

3. 中间四句特别有意思,像是自我安慰又像自我调侃。他说要学范蠡隐居(历史上有名的急流勇退典范),但又忍不住操心国家安危——万一外敌入侵("胡儿放马来")、边疆告急("强圉倘殷如孔棘"),自己可能还是会出谋划策。这种矛盾心理非常真实,很多退休老干部可能都有类似心态。

4.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表面说"应该为国分忧",实际在自嘲:明明决定归隐了,却还放不下国家大事,觉得自己很可笑("愧何哉")。这种口是心非的写法,反而让人感受到他难以割舍的责任感。

全诗妙在把官场失意者的复杂心理写得生动自然:有解脱,有不甘,有自我安慰,也有未灭的热忱。最打动人心的就是这种真实感——他不是故作清高的隐士,而是一个会对国家安危牵肠挂肚的普通人。这种"放不下"的纠结,比单纯歌颂归隐更有人情味。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