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读卢忠烈传,用岳武穆韵

剪烛西窗,听秋雨潇潇不歇。
闲凭吊,贾庄遗事,感怀忠烈。
正气到今留青史,丹心自昔悬明月。
赖先生万里作长城,勤王切。
狐踪渡,冰和雪,羊房堡,追而灭。
自将军去后,金瓯旋缺。
百战难销钜鹿恨,千秋犹洒龙泉血。
悔当初不斩佞臣头,归天阙。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读历史人物卢忠烈传有感而发,借用岳飞《满江红》的韵脚,表达了对忠烈精神的敬仰和对历史悲剧的反思。

首先,诗人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独自在西窗下剪烛,静心阅读卢忠烈的传记,心中感慨万千。卢忠烈是历史上的忠臣,诗人通过凭吊他的事迹,感受到他那种为国家献身的伟大精神。诗人认为,这种正气和丹心早已载入史册,像明月一样永远照耀后人。

接着,诗人回忆起卢忠烈生前的战斗经历。他曾在冰天雪地中追击敌人,在羊房堡取得胜利。然而,卢忠烈去世后,国家的防线崩溃,国土沦陷。诗人对此感到深深的遗憾和痛惜,认为卢忠烈的百战之功未能彻底消除敌人的威胁,留下了千古的遗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他认为,当初如果能够斩除那些奸佞之臣,或许国家的命运会有所不同。诗人通过对卢忠烈的敬仰,反思了历史的教训,表达了对忠臣的惋惜和对奸臣的痛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卢忠烈的凭吊,歌颂了忠臣的精神,反思了历史的悲剧,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人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既有对英雄的敬仰,也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