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窟诗 游后园

昔时过小苑,今朝戏后园。
两岁梅花匝,三春柳色繁。
水明鱼影静,林翠鸟歌喧。
何须杏树岭,即是桃花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不同时间游览同一处园林的感受变化,通过自然景色的对比,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世外桃源画卷。

前两句用"昔时"和"今朝"形成时间对比,说明这是作者故地重游。"小苑"和"后园"看似不同,实则是同一处园林的不同称呼,暗示随着时间推移,心境也发生了变化。

中间四句用两组数字和景物描写形成巧妙对应:"两岁"对"三春","梅花"对"柳色","水明"对"林翠","鱼影静"对"鸟歌喧"。这些意象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梅花绽放与柳枝繁茂形成视觉对比,清澈水中安静的鱼影与翠绿林间欢快的鸟鸣构成听觉反差,共同勾勒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春日图景。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作者说不需要去遥远的杏树岭寻找美景,眼前这个后园就是现实中的桃花源。这里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将普通的园林景色升华为人间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发现与珍视。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时间对比、数字对仗和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把一次普通的游园经历写得趣味盎然。最可贵的是,诗人告诉我们:美好不必远求,只要用心感受,身边的寻常景致也能成为心灵的桃花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