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秀山①

极目扶胥一水隈,三山如拥五羊来。
歌楼菊径皆刘迹⑴,野草秋风满汉台。
人语渐随烟市合,征帆犹傍夕阳开。
萧疏僧舍青松外,忽听樵歌首重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州粤秀山一带的秋日风光,充满历史感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远眺珠江的壮阔景象:站在高处能看到珠江蜿蜒流淌("扶胥"是珠江古称),三座山峰像张开怀抱迎接五羊(广州别称"羊城"的由来)。这里用拟人手法,把山水写得活灵活现。

中间四句展现古今交融的画面:歌楼旁菊花小径是南汉皇帝刘䶮的遗迹,但如今野草已在秋风中爬满古台。市集人声与江上船帆交织,既有市井烟火气,又有夕阳下船只远航的寂寥美。通过"古建筑变废墟"和"市井与自然并存"的对比,体现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在清幽的寺庙松林外,忽然听到樵夫的歌声,让人不禁回首。这个意外的生活场景打破了前文的怀旧氛围,用"突然的歌声"把读者拉回现实,形成余韵悠长的结尾。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先航拍山水全景,再特写历史遗迹,接着捕捉市井生活片段,最后用偶然的樵歌收尾。通过空间转换和古今对比,既展现广州的地理特色,又传递出"繁华终会逝去,但生活永远继续"的哲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