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三谷

一壶烟月一藜筇,短发逍遥粤海东。
茶臼响生尘碾绿,药炉香发火蒸红。
麻衣宰相云泉里,玉洞真人市肆中。
若使相逢如魏武,休教草檄愈头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逍遥自在的隐士生活,同时暗含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前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隐士的日常:他拄着竹杖、提着酒壶在粤东漫游,用石臼碾茶时扬起绿色茶尘,在红炉火苗上煎药飘香。这些"烟月""藜筇""茶臼""药炉"的意象,共同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自得其乐的生活场景。

五六句用了两个有趣的对比:"麻衣宰相"指穿着粗布衣却像宰相般从容的高士,"玉洞真人"则是混迹街市的得道者。这两个矛盾的形象暗示真正的智者往往大隐于市,不露锋芒。

最后两句用曹操(魏武)的典故:历史上曹操曾让陈琳写檄文治头痛。这里诗人幽默地说,要是遇到像曹操这样的人物,可别让我写文章治头痛啊!这既展现了文人风趣,也暗含对功利世俗的疏离——真正的知音应该欣赏隐逸之乐,而非利用才华谋利。

全诗通过鲜明的画面对比和巧妙用典,赞美了超脱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流露出对真挚知音的期待。语言看似轻松随意,实则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安排,在闲适的笔调中藏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