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毋相忘汉瓦歌
沈初明死天已老,零落通天台下表。汉宫片瓦留人间,犹带铜人泪痕小。
泪痕绿涴苔钱细,回文如唤奈何帝。帝恩如海无时休,廷尉先传下酂侯。
未央酒热枭后怒,又看烹狗如烹兔。君臣富贵已相忘,夫妇恩爱何能长。
尽羡瑶官栖翡翠,谁怜梦雨飘鸳鸯。鸳鸯密密银云敛,相思魂绕麒麟殿。
金镮有诏索前鱼,凤辇无声求故剑。别有柔情袅碧丝,笙歌隔院梦醒时。
春雨黄金私买赋,秋风白扇自吟诗。此际轻抛如瓦砾,此时清泪如珠滴。
董侯玉印邓家铜,反盟鼎券同休戚。岁星笑杀博士愁,兰茳密织鱼鳞稠。
功臣美人俱已矣,凉风只住殿西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汉代文物"长毋相忘"瓦当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中的爱恨情仇和权力斗争。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谁怜梦雨飘鸳鸯")通过汉代文物引出历史故事。开篇用沈初明(汉代官员)之死暗示朝代更迭,通天台(汉武帝所建)的衰落象征繁华易逝。重点描写了带有泪痕的汉宫瓦片,暗喻宫廷中的悲欢离合。随后用"烹狗如烹兔"的典故,揭示帝王无情、功臣难保的残酷现实。
第二部分("鸳鸯密密银云敛"至"秋风白扇自吟诗")聚焦宫廷爱情。用"金镮索鱼"(汉武帝宠幸新人的典故)和"凤辇求剑"(汉宣帝寻找旧剑喻指怀念故人)两个典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帝王爱情的善变。后妃们只能通过买赋吟诗来排遣寂寞,暗示深宫佳丽的悲惨命运。
第三部分("此际轻抛如瓦砾"至结尾)抒发历史感慨。将珍贵的文物比作被抛弃的瓦砾,用董侯印、邓家铜等文物象征权力更迭。最后以"凉风只住殿西头"作结,用萧瑟的意象暗示一切繁华终将消逝。
艺术特色上,诗人善用对比手法(如"君臣富贵"与"夫妇恩爱")、意象叠加(泪痕、鸳鸯、凉风等),通过具体文物展开历史想象,让坚硬的瓦片承载柔软的情感,形成强烈反差。全诗在怀古中暗含讽今,提醒世人权力与爱情都如瓦片般易碎,唯有"长毋相忘"的铭文成为穿越时空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