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朋友离别时的深情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感染力。
开头"酒喝完了还紧握着手"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让我们看到两个好友在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样子。"准备回陕西老家"点明了离别的主题。
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朋友要冒着风雪赶在年关前回家,沿途的山川已经能感受到早春气息。这里用"风雪"和"早春"的对比,既写出了旅途艰辛,又暗含对友人归家的祝福。
"在外漂泊太久,写诗都觉得苦"这句很真实,道出了游子的辛酸。而"柳条新绿时我们却要分开"这个意象特别美,用春天的新柳反衬离别的伤感,让人想起"折柳送别"的传统。
最后两句最催泪:"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这个直白的担忧让分别的悲伤达到顶点。"只能任由泪水打湿手帕"这个结尾没有任何修饰,却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
全诗就像在讲一个我们都会经历的故事:好友要回家了,既为他高兴又舍不得。诗人用喝酒、握手、看柳条这些日常小事,把这种复杂感情写得特别真实动人。最厉害的是,明明都是大白话,组合起来却让人读着读着就鼻子发酸。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