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七夕呈正仲》描绘了七夕夜晚的景象,并融入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的开头,“金风璧月清凉境,红蓼青蘋迤逦秋”,描绘了秋天的夜晚,微风轻拂,月光明亮,红色的蓼草和青色的蘋草在秋风中摇曳,给人一种清凉又略带萧瑟的感觉。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七夕的节令特点,也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接下来,“漠漠蛛丝穿露重,微微萤火学星流”,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细节:蜘蛛丝在露水中显得更加沉重,萤火虫的光点像星星一样闪烁。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夜晚的静谧与神秘。
然后,“何年才子诬躔象,几度佳人候女牛”,诗人引入了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只能在七夕相会一次,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才子佳人虽然期待相聚,但时间的无情让他们只能偶尔相遇,暗示了人生中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而珍贵。
最后,“一局烂柯经数代,人间隔岁未悠悠”,化用了“烂柯人”的典故,比喻时间的流逝之快。诗人通过这个典故,感叹世事变迁,仿佛一局棋下来,人间已过了数代,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通过七夕的景象和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引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和典故,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无常和珍贵。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