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溪边悠闲惬意的画面,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像在欣赏一幅水彩画。
前两句写景:湄溪的春水碧绿得像青苔一样(用"苔"形容水色很新颖),两岸栽满了垂柳。这里用"新水"点明是初春时节,柳树刚抽新芽,溪水也格外清澈。
后两句写人:诗人乘着画船,带着诗酒,在这条溪上往来惯了(说明常来游玩)。最妙的是最后一句:因为常来,连水鸟都熟悉他了,不再警惕地飞走,而是淡定地和他对望。这里用"不相猜"三个字,把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写活了。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色彩明快:碧水、绿柳、白鹭,构成清新的春日色调 2. 动静结合:静静的水面、摇曳的柳枝、偶尔掠过的鸥鹭 3. 生活情趣:带着诗酒游船,把日常消遣写得风雅有趣 4. 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鸥鹭的反应,巧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就像我们现在用手机拍下一段春日泛舟的小视频,配上几句随感的文字,既记录美景,又表达闲适的心情。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