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逮意

出自 宋代 程颐 《与吕大临论中书》

释义:亦作'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现代解析

“言不逮意”这个成语,说的是一种常见的尴尬:心里想得挺明白,可话到嘴边却怎么都说不清楚,就像手里抓着一把沙子,越想握紧,漏得越快。

它的精髓在于捕捉了人与人交流中的“误差”。比如你被美景震撼,但脱口而出的只有“真好看”;想安慰朋友,话一出口却显得干巴巴的。这种“词穷”不是语言能力的问题,而是人类思维的抽象性常常跑在语言的前面——我们的大脑能瞬间处理复杂情绪,但语言需要像拼积木一样逐个组装词汇。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的包容性。它既带着点自嘲的幽默(承认表达有局限),又暗含深意:重要的或许不是追求完美表达,而是保持沟通的诚意。就像用简笔画代替油画,只要对方能领会你的用心,哪怕表达不够精准,心意也能传递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