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根生土长”这个成语,字面意思就像一棵植物从土里自然生长出来——根扎在土里,枝叶向上冒,完全是这片土地“土生土长”的。用来形容人,就是说这个人从小在这地方出生、长大,和家乡的土地、文化完全融为一体。
它的精髓在于强调“自然”和“归属感”。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是“根生土长的北京人”,不光指他出生在北京,更意味着他熟悉胡同里的烟火气,张口就是地道的京片子,连性格里都带着这座城市特有的爽利劲儿。这种联系不是后天强加的,而是像植物依赖土壤一样自然而然长出来的。
这个成语还暗含一种“生命力”。植物的根扎得深,才能长得壮实;人扎根家乡,往往也带着当地特有的韧劲儿或智慧。比如“根生土长的农民”,可能比外来者更懂得如何观察天气、照料庄稼,因为他们的经验是从祖辈的土地里“长”出来的。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