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易知难

出自 孙中山 《民权主义》

释义:孙中山的认识论命题,与古代流传下来的'知易行难'学说相对。也称知难行易。

现代解析

“行易知难”这个成语,表面意思是“做起来容易,真正理解却很难”。它揭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矛盾:很多事情动手操作似乎简单,但要想透彻明白其中的道理或规律,反而需要更深的功夫。

举个例子:
- 学骑车:骑上自行车保持平衡往前走,练几次就能做到(行易),但要解释清楚“为什么两个轮子不会倒”,可能需要学习物理中的角动量原理(知难)。
- 做饭:照着菜谱炒一盘菜不难(行易),但真正掌握火候调配、食材特性的底层逻辑,成为厨师(知难),需要长期积累。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
1. 别被表面简单迷惑:会做不代表真懂,比如很多人会用手机,但说不清通信原理。
2. 重视深层认知:想要突破“熟练工”的层面,必须主动钻研背后的“为什么”。
3. 知行合一的价值:真正的能力是“既会做又懂原理”,比如医生既要会治病,也要懂病理。

它像一句忠告:对熟悉的事保持敬畏,对“看起来简单”的事多问一句“为什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