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出自 宋代 苏轼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译文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注释初:刚刚。解:能、知道。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

赏析此句点明了初春的时令和初春的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初春的美好风光的欣赏。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早春时节黄莺初啼的动人画面,传递出春天最珍贵的生机与希望。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它的魅力:

1. 捕捉瞬间的灵动美
"莺初解语"就像按下快门,定格了雏莺第一次试啼的珍贵时刻。这种"第一次"的鲜活感,就像婴儿初次咿呀学语般充满惊喜,让读者仿佛能听见那稚嫩清脆的鸣叫声。

2. 春天的黄金时刻
诗人认为早春("最是一年春好处")胜过繁花盛放的仲春,就像我们觉得初绽的花苞比盛开的花朵更惹人怜爱。这提醒我们珍惜事物最初的新鲜感——柳芽的嫩绿、初融的溪水,这些细微之处的生命力才是最动人的。

3. 隐喻人生启程
黄莺试啼可以联想到人生每个崭新的开始:毕业第一份工作、创业的第一个项目。诗句暗含鼓励——就像雏莺不完美的初鸣终将变成婉转歌喉,人生每个勇敢的开始都值得喝彩。

这种描写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用小鸟试音这样的小场景,唤起了我们对所有美好开端的记忆与期待。就像闻到雨后泥土气息会心头一颤,诗句激活了人们对生命初始状态的本能喜爱。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