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宫廷夜景。前一句“昨夜风开露井桃”可以理解为:昨晚的春风吹开了水井边沾着露水的桃花。这里用“风”作为无形的手,轻轻唤醒沉睡的桃花,露水更添清新感,让人仿佛能闻到早春桃花的芬芳。后一句“未央前殿月轮高”则把视线转向宫殿:在未央宫的前殿上空,一轮明月高悬。月光洒在庄严的宫殿上,形成静谧而恢弘的画面。两句话通过“井边桃花”和“殿前明月”的对比,用小景衬大景,既展现了自然的生命力,又烘托出皇家建筑的巍峨。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开”字的动态和“高”字的空间感,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春夜的生机与宫廷的肃穆之美。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