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出自 唐代 刘禹锡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译文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

注释碧虚:碧空,青天。

赏析整句诗通过对天空和山景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清新、自然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美好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自然画面,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画面拆解:
1. "碧虚无云风不起"
- 写的是晴朗透亮的天空("碧虚"像一块干净的蓝玻璃),没有一丝云彩,连风都停下了脚步。这种极致安静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2. "山上长松山下水"
- 镜头转向地面:山顶的松树挺拔苍劲("长松"暗含岁月感),山脚下溪水静静流淌。一上一下的构图,让画面立刻有了立体感和生命力。

深层魅力:
- 动静结合的艺术:看似写"静"(无云无风),实则暗藏"动"(流水),这种对比让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
- 中国画的留白感:不直接抒情,只用景物排列,给人空旷宁静的想象空间,像欣赏一幅水墨画。
- 隐藏的哲理:松树象征坚韧,流水代表时间,看似写景,实则暗示"万物自有其节奏"的生活智慧。

现代意义:
这种纯粹的景物描写,像一剂心灵清凉贴,让忙碌的现代人透过文字感受到大自然的疗愈力量——当我们焦虑时,或许可以学着像诗里那样,停下来看看天空、树木和流水。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