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古代女子在绣楼上专心刺绣的生动画面,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品味它的妙处:
1. 动作描写有层次感
"运巧思"先写女子构思图案的专注神态;"穿针"接着捕捉她引线穿针的精细动作;最后"抬粉面"突然一个抬头,整个画面瞬间灵动起来。就像现代人先盯着手机认真打字,突然抬头微笑的瞬间抓拍。
2. 反差萌的细节
"云鬟相亚"(发髻微微倾斜)这个细节特别传神——明明在做精细活,发髻却俏皮地歪斜着,严肃中带着可爱。类似今天女生认真做手工时,刘海不听话地翘起的那种自然美。
3. 动静结合的手法
前几句都是静态描写,到"抬粉面"突然有了动态,就像短视频里定格的画面突然活过来。这种写法比直接写"她在刺绣"更有镜头感,让人仿佛看见女子刺绣到一半突然想起什么,蓦然抬头的画面。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